26日,在若羌万亩红枣示范基地丰收采摘园里,锣鼓震天,长长短短的红布条,烘托着丰收的喜悦,随着开杆令的响起,在场众人手持竹竿,纷纷投入到打枣的欢乐行动中。鲜红的枣儿扑棱棱地掉下来,红彤彤的铺满一地,微风轻拂,枣香四溢,整个枣园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氛围,宛如一幅绝美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我家红枣产量13吨左右,预计收入9万多元。”有着20余年种植红枣经验的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村民陈永生脸上洋溢着收获的满足与幸福。每年开杆打枣之际,他都会积极参与,并向亲朋好友分享这丰收的喜悦。这些年来,日子就如同他们精心种植的红枣一般,红红火火。收入逐年增加,如今家里县城有楼房,出门有小汽车,日子过得格外幸福。
当日,在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的有机红枣科普示范园中,第一杆枣的采摘仪式也在热闹的歌舞中举行。今年,且末县红枣种植面积达9.35万亩,有机红枣面积达4.51万亩,凭借标准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且末县有机红枣示范园的产量大大提高。
且末县阔什萨特玛乡阿勒玛铁热木村一组的艾萨·巴依提是村里的红枣种植大户。今年,他家103亩的红枣园迎来了丰收季。当日艾萨早早地来到田间,准备打下第一杆枣分享喜悦。他说:“今年我家红枣产量预计可达30万吨,早早就被河北的经销商抢购一空,我感到太幸福了!”
若羌县林草局党组成员、红枣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刘燕飞介绍,长期以来,若羌县始终将红枣提质增效作为重点,聚焦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富民增收“1号工程”。按照“疏密间伐、更替改造、高接良种、精细抚育”的技术路线,加之昆仑山沉淀雪水的灌溉,日均16个小时的天然光照以及沙质土壤,共同造就了“若羌红枣”口感甜糯香醇的独有品质。经过多年的发展,若羌且末已形成集红枣种植、加工、文旅为一体的红枣产业。多种红枣产品及红枣品牌被大众熟知,红枣产业不断做大做优,让枣农收益更丰。
此次开杆打枣仪式,进一步向广大客商宣传推介了若羌且末红枣的卓越品质。它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还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合作,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效红)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
上一篇文章:厦门国际信托设立学成路下乡村振兴绿色服务信托
下一篇文章: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