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自然是每个人的权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就认为,上大学选好的专业,比选好的大学重要;选最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比选最赚钱的专业重要。这个道理简单质朴,却又一针见血——如果不热爱,又怎么可能有前行的动力?考古专业对钟芳蓉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只有她心里最清楚。然而,部分网友的“泼冷水”看似不解风情,却也不乏现实的考量。考古,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专业,没有时间的积淀,强求速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有些话或许“不中听”,但也不必急着全盘否定。
其实,我们不必为钟芳蓉太过担心。第一,她足够优秀。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证明她的毅力和能力都足以应付接下来可能遇到的困难。第二,互联网为她带来关注度,也让她有可能得到更多帮助。诸多考古界知名人士和考古研究机构已通过网络纷纷对她表示支持,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可以想见,一场意外的风波让该女生今后的考古之路走得更“顺畅”,对她个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件好事。只是,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对一些专业总是缺乏信心?
“家中没有矿,就不要选某专业。”这样的话,大家都不会陌生。部分“钱景”不让人看好的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常常成为“劝退”考生的说辞。不管有没有此次事件带来的争议,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然,没有人生活在真空里,从未来生活出发,选择“实惠”的专业,可以理解。但如果笼罩在我们之上的,是一种功利化、纯粹实用主义的氛围,那么学术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畸形的。就拿考古来说,或许它并不赚钱,可谁又能否认该研究领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呢?
我们需要富裕的物质生活,也离不开丰富的精神世界,两者本不该构成矛盾关系。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能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措施,来为那些投身理想的学子提供基本的保障?“钱景”如何,不该成为选择专业的第一甚至是唯一标准,这一观点能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
互联网放大了舆论对这一事件的关注,这使钟芳蓉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我们更希望,下一次类似事件中考生的选择,不会再成为公众争论的话题。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
上一篇文章:北京高招照顾对象录取细则:烈士子女等可加20分
下一篇文章: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