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设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以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2019年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安全教育在学校里不断得到加强。但也要看到,学生安全教育周周搞、月月搞、年年搞,从实际效果来看,有些地方存在“葫芦掉进井里”的情况——看似深入,其实还是浮在水面上。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告知书”“一封信”这样的形式上,家长签字就算完成任务;有的安全教育“网课”形式新、内容好,但要么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变成了家长“作业”,要么不适用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成为摆设;有的地方安全教育满足于责任传导、档案留痕,涉及学生安全教育的临时任务和检查不断出新,但大多“只吃药,不治病”。
同时,未能形成溺水预防的社会合力。有的地方把学生安全责任当成学校责任,社会防控大撒把,有的地方对池塘河流有多少隐患底数不清,一些容易溺水处甚至连个警示牌都没有,巡逻救护力量缺乏,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经常是孩子救孩子,造成更大次生灾害。
暑假已至,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在严密疫情防护中度过一个学期的“神兽”,“出笼”后肯定要撒欢,而大人们忙于复工复产。可以想见,今年暑假的学生安全要抓得更紧、“锁”得更严才行。特别是发挥系统合力这把“锁”的作用,把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防护结合起来。
一方面学校要上好暑假安全课,相关单位不能与学校签订安全教育“责任书”就完事了,要用行动积极配合;少听汇报、少要方案,多问学生、多测实效,落实安全教育效果,切实避免应付了事。
另一方面,社会防控力量要行动起来。可考虑把学生安全纳入城镇的网格化系统和社会风险隐患系统进行管理,全面排查学生安全隐患点、评定隐患等级、做好提醒警示;进一步发挥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作用,构筑起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合力保障孩子们平安度过风险期。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
上一篇文章:2020年直招士官工作全面展开
下一篇文章:从事“新个体”也是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