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论坛系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从五年前开始以创新为主旨举办。“今年的论坛汇聚文旅部门、协会、院校、企业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紧贴当下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建言献策、共商合作,探寻疫情后中国景区的恢复振兴之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吴科锋表示。
“今天,国内不少博物馆的建设越来越追求地域文化、与民众的互动对话,通过历史沉淀、数字技术展现、非遗表演等,它们拥有自己的性格,兼具古朴与现代生活气息,”单霁翔说,“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让人们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青山绿水,就是我们办展览、研发文创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
“从前,视觉景观是我们对景区的第一甚至唯一要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称,“而新的市场环境更注重综合感受,游客需要眼耳鼻舌身心神的全方位体验。”
魏小安认为,目前国内一流观光资源已全面开发,未来应根据旅游者的行为类型,打造“视野型”生态观光、“家常型”乡村休闲、“撒欢型”主题乐园、“享受型”度假、“自虐型”特种旅游等不同功能的景区,营造“随处随感、所见所得”的沉浸式体验。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论坛是一场交融与碰撞,也为青海文旅融合、优质发展提供了思路,”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才让太称,“目前,我们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已经推出一系列惠民惠游项目,今后将继续打造独具青海特色的旅游景区。”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
上一篇文章:美国德州,多家中小学颁布新校规:严惩“咳嗽”的学生
下一篇文章:全国首个邮轮母港音乐节在广州南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