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照护属于法律所创设的新名词。通俗而言,其指留守儿童或未成年人的父母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人代为照料、看护留守儿童,负责其起居生活与受教育等活动。在人口流动频繁、异地务工较多的背景下,落实委托照护无疑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如今,年轻父母在异地就业务工,将子女留给家中老人照料看护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基于“隔代亲”因素,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辈生活上的照护比较用心,甚至远胜于年轻父母的照护,但是,任何人的照料都比不过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多时候,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关怀表现为“溺爱”,而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因而,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远远不及父母长期陪伴的儿童。梳理报道可知,一些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经常出现在留守者身上。
而委托照护义务及由此衍生的随附义务,有望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正当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法律所规定的照护,有别于基于亲情和道义的照护。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委托照护的被委托人应当具有照护能力,这意味着这个合格的被委托人不能对留守儿童放任自流,只知溺爱而不知管教。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等监护人不能将委托照护当作“甩锅照护”,应定期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全面了解其生活、学习、心理状况等情况,予以亲情关爱,缓解留守所导致的心理问题,让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落实委托照护,还应有科学的配套措施。例如:明确委托照护人的权利义务、照护内容、选任顺序,让更适格的人担任照护人;夯实学校、基层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儿童权益保护组织的责任。留守儿童得到充分的关心与呵护,才不再成为心理上的“孤儿”。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
上一篇文章:张老师的力量来自哪里(新语)
下一篇文章:乡村基层教师缘何不愿应聘中层